怎么加股票杠杆 丰家雷丨祢衡,不值!
发布日期:2025-02-12 22:04    点击次数:186

怎么加股票杠杆 丰家雷丨祢衡,不值!

祢衡怎么加股票杠杆,不值!

作者丨丰家雷

谁是祢衡?祢衡在三国时期也算得上是个名人。尽管历史上说他是东汉时期的辞赋家、名士,但他的一生真正让我们记住的反倒是他性格的另类,就是“狂”!

“狂”,伴随了他短暂的一生,也是他悲剧人生的最好注解。

“怀刺漫灭”这个成语的典故就是因他而来的。据《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记载:“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说的是,建安初年,汉献帝接受曹操的建议,把都城迁到了许都(今许昌)。为了寻求发展机会,祢衡从荆州来到人文荟萃的许都,为求进用,曾写好了一封自荐书,打算毛遂自荐,但因为看不起任何人,结果自荐书装在口袋里,字迹都磨损得看不清楚了,也没派上用场。后遂以“怀刺漫灭”比喻自负,找不到可以相赠名片的人。

展开剩余86%

祢衡的自负,尤其表现在说话上,要说三国时期的“喷子”“毒舌”谁最出名,非祢衡莫属。

祢衡少年时代就表现出过人的才气,记忆超群,文笔也很好,还擅长辩论,应该说是少有的青年才俊。但这个人自视甚高,性情孤傲,喜欢矫时慢物,臧否过度,什么人都看不起。他自认为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

许都刚刚建立的时候,天下人才都赶到这里寻找机会。有人问祢衡:“你为什么不去投奔陈群、司马朗?”陈群是当时朝廷重臣,出身于名门望族的颍川陈氏。司马朗也是当时政绩卓著的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自幼便以见识超群、品行端正而知名。就是这样两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祢衡的眼里却被说成了:“你想让我结交宰牲卖酒的人吗!”

有人又问:“当今社会,谁最有才?”祢衡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其余的人平平庸庸,不值一提。”孔文举就是因四岁让梨而闻名天下的“建安七子”之一孔融,杨德祖即杨修,任曹操主簿,因“鸡肋”之事让世人熟知。见他如此狂傲,有人又故意问道:“曹公(曹操)、荀令君(荀彧,字文若)、赵荡寇(赵融,字稚长)都可以称得上盖世吗?”祢衡没有评价曹操,说:“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赵稚长可以让他管理厨房膳食。”其意指荀彧也就只有脸长得好看而已,而赵融挺个大肚子则是个只会吃肉的家伙。要知道荀彧和赵融都是才华横溢、身居高位的当世名人,在目空一切的祢衡眼里竟一个个成了酒囊饭袋、衣服架子。十个不服,八个不忿,仿佛这个世上就没有人能入他法眼似的。

可见三国第一喷子的名号,祢衡是当之无愧的。

孔融对祢衡很欣赏,多次向丞相曹操称赞他,曹操也很想见他,但祢衡根本就瞧不上曹操,就自称有狂病,不肯前往拜见,而且对曹操还多有不当的言论。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便任命他为鼓史,就是掌鼓的官吏。在后来的朝会上,曹操大宴宾客,让这些鼓史们换上专门的服装演奏鼓曲,轮到祢衡上场,祢衡击鼓演奏《渔阳掺挝》,他的演奏声音节奏悲壮,渊渊有金石之声,听众无不动容感慨。

但就是祢衡在上场时,偏偏狂妄了,他径直来到曹操面前停下,有一下吏呵斥说:“你这个鼓史太大胆了,为何不换衣服就敢轻率进见?”祢衡就说:“好!我这就换衣服。”于是在曹操面前先脱掉衣服,然后赤身裸体站在那里,随后又慢慢取过鼓史专门的衣服,一一穿好,完毕后,又开始演奏,之后离开,脸色一点都不惭愧。

曹操见此大笑,对周围的人说:“本想羞辱祢衡,没想到反被祢衡羞辱。”

后来,祢衡又在曹操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把曹操的祖先挨个慰问了个遍。这个故事被后人编成了一部著名的京剧老生剧目《击鼓骂曹》。

曹操听闻后很是生气,但碍于他的名声和才气,便不想杀他。之后,在老谋深算的贾诩建议下,曹操将这个烫手山芋送给了南阳的刘表。

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年宗室,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末群雄之一。刘表割据荆州,政局总体稳定。对于祢衡的到来,刘表和荆州的士大夫早已盼望已久,他们写的文章、言谈议论,没有祢衡的意见就定不下来。刘表曾经和他的同僚共同草拟奏章,大家都极尽才力。正好祢衡不在,等他回来看后,觉得写得不好,当场就撕掉并扔在地上。祢衡要来纸笔,立刻写成,言辞凿凿可据。刘表见后十分高兴,更加器重他。

可好景不长,祢衡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经常侮辱、轻慢刘表。刘表实在不能容忍,关系渐渐疏远,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所以很快就把祢衡推荐给了黄祖。实则是眼不见心不烦嘛。

当时黄祖屯兵夏口,他的长子黄射和祢衡关系很好。祢衡在黄祖那里做文书方面的事,方方面面处理得都很恰当。黄祖非常看好祢衡,奉为上宾。黄祖拉着祢衡的手说:“先生,你写的这些文书正合我的心意,和我心里要说的话一样啊。”

有一次,黄射宴请宾客,有人送来一只鹦鹉,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先生,今日没有什么能让宾客欢乐,此鸟从远方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希望先生为它作一篇赋,让客人们高兴高兴。”祢衡听罢提笔就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且文辞隽永,情感幽深。这篇美文就是《鹦鹉赋》,通篇结构精巧,语言清丽,骈俪工致,托情微妙,言之纵横,淋漓痛快,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是咏物赋中难得的名篇佳作。

然而亲密融洽的好时光总是短暂的。一次,黄祖宴请宾客,奉上叫做黍臛的饭款待客人,这种食物是一种杂以黍米的肉羹。黍臛做好之后,先放到祢衡面前,祢衡只顾自己吃饱而不管身边的其他人,吃完之后又拿着黍玩了起来,还随意糟蹋食物。江夏郡的张伯云调侃了他一句,他也不理不睬。作为主人,黄祖自然要责备他:“你不应该说句话么?”这时候祢衡的臭脾气又上来了,说什么君子不闻“车前马屁”。黄祖见状又呵止他,他依然不依不饶,蹬鼻子上脸,反咬一口,大骂“死公,云等道!”据“章怀太子”李贤注解的《后汉书》里,这句话的意思是:“死老头子,干嘛又不让我说话!”这位狂人在大众场合说不着调的话,办突破别人颜面底线的荒唐事已成习惯。

颜面尽失的黄祖已是气愤之极,下令把他拖出去打一顿,祢衡更是大骂不止。此时的黄祖早就气昏了头,下令杀了祢衡。手下的主簿平日早就看不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讨厌鬼了,趁此机会立即执行了黄祖在气头上发出的绞杀令。可惜可叹的一代名士刚刚出师身先死。

黄射听说父亲要杀祢衡,来不及穿鞋,光着脚狂奔来求情救人,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当然,黄祖最后也后悔了,遂厚葬了这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年轻人。

祢衡的墓,就在现在的武汉市汉阳区的一个叫鹦鹉洲的地方。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地方因为祢衡的墓而闻名于世,鹦鹉洲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文采飞扬的《鹦鹉赋》而让人们熟知。唐代诗人崔颢在千古名篇《黄鹤楼》中就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经典诗句。而后,诗仙李白也在此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名句。

李白还写过一首《望鹦鹉洲怀祢衡》,“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表达了他对祢衡极大的悲叹与惋惜。

纵观祢衡的一生,是很不值得的。就他个人而言,应该说是“有才”,在三国这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有文采且擅长文书工作,也算得上是个“才子”。但同时期比他强的,大有人在,且不说文治武功、经世济民,单就文采而言,他也绝非是顶尖的。就是这样的一位文字工作者,却生就了一副傲骨,恃才傲物,不识时务,眼高于顶,处处看不起人,稍有不如意,便恶言相加,一张嘴就是尖酸刻薄的话,能把人噎死,写出的文字与说出的话简直天壤之别,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时间一长,世上有谁能喜欢与这种人交往?哪里还会有朋友?正如曾国藩所言:“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心气极高,自以为是,总是爱抬杠的人,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祢衡的职场生涯中,与曹操、刘表、黄祖三位老板的关系都是以烂尾结束。曹操和刘表是聪明人,有政治智慧,自然不想落下杀害名士的口实,尽管恨得牙痒痒,还是强忍怒火借故把他打发走。但遇到黄祖就不一样了,黄祖是个“军阀”,还是个大老粗,脾气上来,管你什么文人名士,只要和我过不去,天王老子也不行,祢衡的下场就在意料之中了。

有果必有因。创业刚始就半道崩殂,坏人怎么就扎堆出现在祢衡的生命里?难道仅仅是他命运不好吗?显然不是。播什么种,结什么果。凡事要从自身上找原因,《增广贤文》告诉我们:“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祢衡因为这张没有把门的破嘴,年纪轻轻遭遇横祸,充其量成就了后世文人的文学戏剧素材。

性格决定命运。祢衡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一代奸雄曹操认为祢衡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舌辩之徒,也是不无道理的。历史没有假如,不敢想象,他的脾气如果好一些,他的嘴下如果能留点德,是不是能活得长久些呢?是不是也能留下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呢?

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的仅仅是,

祢衡,不值!

作者丰家雷,现任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讲授人,中共济宁市委党校特聘教授怎么加股票杠杆,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特聘教授。

发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