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炒股配资门户 瑶族姑娘化身“非遗经纪人”,打造瑶族非遗“世外桃源”
发布日期:2025-02-05 23:25    点击次数:118

安全炒股配资门户 瑶族姑娘化身“非遗经纪人”,打造瑶族非遗“世外桃源”

  2024年,广东提出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总体规划,成为广东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按规划安全炒股配资门户,到2035年,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地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民族团结美丽家园。

  近年来,广东民族地区展现发展新面貌:3镇19个村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自治县15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提质增效,广州至连州高速公路建成并实现全线通车……

  少数民族地区高速发展,青年力量功不可没。青年返乡发展成热潮,不少少数民族青年也纷纷选择回到家乡,贡献青春力量。南方都市报、N视频走进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地区,对话少数民族青年代表,了解他们与家乡的故事。

  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藏着一家风格独特的“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青砖白墙、绿草如茵,瑶绣图案、瑶族墙绘处处可见,浓厚的瑶族风情别有一番风味,开园仅三年,便成为连南的人气颇高的旅游打卡地。这家精心打造的非遗文创园,便是由瑶族返乡青年房欣及其团队精心打造。

  本期,南方都市报《回家看看:对话广东少数民族青年》专题策划走进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对话瑶族返乡创业青年房欣,听她讲述如何成为“非遗经纪人”,打造瑶族非遗文化的“世外桃源”。

  老厂房“变身”非遗特色旅游胜地,“衣食住行游育”样样齐

  清晨,位于广东省北部的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虽然气温尚低,但天气晴朗,冬日暖阳照耀在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屋顶的黑青瓦片上,别有一番韵味,身着一身瑶族服饰的文创园创始人房欣早早来到了园区内,和同事们仔细核对着今天园区内的工作安排。

  这位干劲十足的“95后”女孩,是一位连南土生土长的瑶族妹子,大学毕业后,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将县里的供销社仓库老厂房,打造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连南文化“集散地”,走进文创园,仿佛进入了瑶族非遗的“世外桃源”。

  正午,瑶族阿姨取下院子里悬挂的一串串腊肉,文创园内的瑶族特色餐厅瑶家火塘飘出阵阵香味,新鲜的食材加上独特的烹饪手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走进餐厅,品尝独特风味的瑶家美食。

  午后,温和的太阳照耀在非遗园的草坪上,连南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文创园,在草坪上奔跑嬉戏,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几位来自湾区的游客拎着行李走进文创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办理手续,入住故里民俗。推门而入,房间温暖舒适,抱枕、窗帘由瑶绣、瑶族扎染等瑶族元素装点,透过巨大的落地窗便可一眼望见层层叠叠的山峦,田园美景令游客惊呼不已。

  瑶艺堂内,几位本地绣娘正研究如何对传统瑶绣进行技术创新改造,将瑶绣布片加工制造成一个个造型独特的创意挂件,每天下午,县城里的绣娘们打理完自家的家务事,便会来到非遗园,相互学习,研究刺绣技法,将传统瑶绣创新融入到日常生活用品中。

  青瓦白墙,这个被老一辈连南人熟知的老厂房,在这群热爱瑶族文化的青年的共同改造下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集衣、食、住、行、游、购、育于一体的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曾经的老旧建筑焕然一新,散发出无限活力。

  “瑶妹子”担任“非遗经纪人”,青春力量传播瑶族文化

  清远是广东省内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地级市,而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便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瑶族文化传统保存最完整的自治县,它以浓郁的瑶族文化著称,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素有“百里瑶山”之称。

  今年27岁的房欣是一位95后,自小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长大,幼时,房欣便经常在节假日跟随母亲回到连南南岗瑶寨外婆家探亲,这段记忆也在房欣的童年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种下了与瑶族文化的不解之缘。

  高考后,房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民族大学广播学习电视学专业,大二年级的暑假,为了与同学完成作业——拍摄瑶族非遗文化纪录片,她带领着同学们回到家乡连南,深入乡镇,走进瑶寨,挖掘瑶族文化故事,通过这个契机,她得以全新视角观察了解家乡的瑶族文化。

  在拍摄过程中,房欣与同学们拜访了多位瑶族非遗传承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挖掘瑶族故事的过程中,她结识了连南瑶族歌王、瑶族耍歌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买社公。

  房欣回忆,这位年过七旬,主持了近30年瑶族耍歌堂、无数瑶族人心中的榜样,相处时却特别和蔼可亲。“爷爷带我们深入了解了瑶族文化,教我们跳瑶族舞,手把手带大家体验瑶族传统技艺,还和我们一起到乡镇小学教孩子们‘唱瑶歌’。”

  唐买社公对瑶族非遗传承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房欣,也让房欣意识到,作为一名瑶族青年身上的责任与担当,立志将发保护、发扬瑶族文化为己任。坚定了返乡创业的决心。“少数民族文化也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成年之后,通过深入的了解,我才发现瑶族文化的底蕴和历史是非常深厚的,需要人去进行挖掘,需要人去进行对它宣传传播。”

  在房欣看来,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是力量的来。如今,房欣总会在闲暇时间来到瑶寨,拜访当地的瑶族老人。其中,南岗瑶寨便是房欣的常去之处:“每次回到南岗瑶寨,我都称呼他们为‘外公’、‘外婆’,这是我妈妈的故乡,对我来说也像是自家的长辈一样。”每次走进瑶寨,乡亲们都会热情地和房欣打招呼,“他们都很热情,每次觉得疲惫的时候我就会来到这里放松,这里是能给我带来力量的地方。”

  为了更好的宣传瑶族文化,房欣注册自媒体账号,打造“房阿欣”IP,拍摄瑶寨风光、记录瑶族故事,用镜头带领观众体验瑶族节日、感受瑶族文化的魅力。视频里的房欣总是身着瑶族服装,有时是色彩艳丽,刺绣精美的瑶族“盛装”,有时是朴素雅致的棉麻“平装”,她带着网友们在连南走街串巷、抓稻田鱼,收麦子,制作瑶家美食、坐在山头与瑶族老人唱瑶语山歌、介绍连南旅游攻略,用镜头展现连南这些年的变化。

  在房欣账号的评论区,不少网友评论道,看完视频“想家了”,还有的表示也想来连南旅游。每每看到这些评论,房欣表示“很骄傲。”如今,房欣给自己的“定位”是“非遗经纪人”,房欣解释道“非遗经纪人是非遗的代理人、是在非遗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非遗。”

  一站式“解锁”瑶族非遗代表性项目,瑶绣扎染也能玩出新花样

  如何保存、传播瑶族文化,让这一藏在深山里的文化瑰宝能被更多人看得见、摸得着,成为了困扰房欣的一大难题。

  在走访过程中,房欣意识到,连南的非遗项目都分散在连南的各个瑶族乡镇,游客想要真切了解这些非遗代表性项目,往往是寻路无门,缺少一个可以让游客集中了解瑶族文化习俗、体验非遗技艺的地方。

  为了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一站式”体验瑶族文化,房欣几位志同道合的连南青年,经过细致的分析,一拍即合,租下了县城县供销社仓库厂房,翻新改造,并以瑶族最隆重节日——农历十月十六日盘王节命名,创立了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

  房欣告诉记者,对于一支没有经验的团队来说,创立一家文创园并不是易事:“整个过程我们都在不断的摸索,如何把房间改造的既坚固舒适,又能够保留建筑特色?游客来到园区第一眼看到民宿还是餐厅?如何让游客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的体验非遗课程?这些细节我们都要一一考虑。”园内的一砖一瓦,房欣与团队都费尽心思。

  今年已经是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开园以来的第四个年头,院内有着舒适的“故里民宿”、非遗美食主题餐厅“瑶家火塘”以及“瑶艺堂”瑶族文创品牌等丰富的非遗体验课程,成为了粤北首家集衣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优秀文化活态传承综合体。

  自2021年开园以来,非遗园总共开展了近300场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年营收超300万元。“我们会在园区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非遗街市、音乐节等,收到了大家的欢迎,也让市民游客多了一个休闲娱乐、丰富文化生活的空间,我觉得很有意义。”房欣笑着说。

  如今,文创园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连南的文化振兴,也切实给周边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在连南,有许多留守妇女,她们熟悉瑶族刺绣,却没有机会将这一本领展示出来,“我们建立了瑶绣工坊,会提前在群里联系她们,发放产品的样式和要求,有意愿的绣娘就会‘接单’为我们提供绣品,此外她们还可以来到非遗园里的瑶绣工坊相互学习、用瑶绣绣片制作发饰、首饰、玩偶,将瑶绣、瑶族扎染融入到日常生活用品。”房欣告诉记者,如此一来,不仅刺绣工艺得到了传播,绣娘们也能多一个增收渠道,如今,在房欣的瑶绣群里有超100位绣娘,每月增收1000~2000元。

  “我希望文创园能够成为连南的一个宣传窗口安全炒股配资门户,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家乡发展赋能。”成长还在继续,房欣也正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我和连南是共同进步的关系,家乡在成就我,我也在为家乡建设出一分力,接下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伴们的力量,借由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规划的东方,为连南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